TECHNOLOGY PILOTING,HANGSHENG STRIDING
科技创新  文化护航

中国汽车报专访航盛集团董事长杨洪:价格战不可持续,中国汽车产业亟待回归有序竞争

 二维码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奕雯 编辑:李沛洋

3.jpg

“‘卷’的本质是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抢占市场份额。”6月1日,在2024(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盛”)董事长杨洪表示,当前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卷”已经成为行业常态。活动期间,杨洪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强调,价格内卷终究不可持续,中国汽车产业要把目光放在“卷”质量、“卷”创新、“卷”技术、“卷”品牌上,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要解决效率问题”

新车层出不穷、功能愈发丰富、价格不断降低、斗嘴频频上演……2024年的汽车行业,可谓是热闹非凡。接连举办的2024北京车展、2024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无一不成为流量的“盛宴”,足见公众对汽车产业之关注。作为身处“内卷漩涡”中的一员,杨洪感慨,两场车展在展示了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品牌多样化的同时,也让人切实感受到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

全方位的内卷带来了中国汽车产业热闹非凡的发展景象。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站上3000万辆新台阶。今年1-4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01.2万辆、907.9万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在杨洪看来,当下的“卷”将成为行业常态,企业竞争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未来将有三分之一的汽车品牌被市场淘汰,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呈现出“强者恒强,分化加剧”的局面。

不过,在产销规模稳步扩大的背后却暗藏隐忧。杨洪表示,在持续的价格战影响下,当下我国市场规模较大,但效率却不及预期,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如果只靠价格战、只靠不赚钱,我想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不会投资这个领域,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解决效率问题。”他说。在价格战的影响下,今年一季度销量增幅最高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百余品牌中能够实现真正盈利的仅寥寥几家。汽车产品价格的一再下探,使得降本提质增效的压力传导到上游供应商身上。如何提升效率,成为当下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课题。

对此,杨洪表示,作为零部件企业,要敢于迎接“内卷”,把成本、管理、生产做到极致,靠规模、创新实现盈利。为此,航盛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优化成本结构和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强化质量管理,实施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另外,当前汽车产业方向在变、技术在变、格局在变,但作为变局中的一份子,必须要以不变应万变。杨洪强调,长期主义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秉持的发展理念。对此,杨洪感触颇深。自1993年成立,航盛在汽车产业已深耕31年,始终坚持汽车电子领域不动摇,跟随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发展壮大。在他看来,汽车产业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汽车技术更是需要长时间、高强度投入才能实现持续迭代。

“‘卷’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有实力、有竞争力、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实现良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杨洪说。

“靠技术创新迎接内卷”

在杨洪看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新技术带来了汽车功能、形态的改变,想要“破卷”,首先就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

近年来,AI大模型、大数据等技术不断应用于汽车产业之中,加速产业下半场智能化角逐的到来。AIGC大模型技术正在加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发展;大数据加快了汽车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运营;“AR+VR”智能座舱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杨洪表示,在这些前沿技术加持下,汽车智能化的角逐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创新,还要关注用户体验、数据安全和功能性安全等关键指标。

作为汽车电子、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的龙头企业,航盛现已实现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软件和工程服务、新能源、电声系统等多领域的产品全覆盖,加速构建“一主两翼”的发展新格局。

创新展品之依智平台:第三代智能座舱

今年北京车展和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期间,航盛全面展示了智能座舱域控单元、全息精灵、全景视域抬头显示、车载显示屏、行泊一体域控制器、数字钥匙、数字网关、全景声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等多领域产品,展现了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

杨洪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唯有合作方能推动汽车智能化的持续发展。为此,今年北京车展期间,航盛与高通强强联合,发布了全新一代墨子舱驾跨域融合平台。在全新架构设计下,该平台实现了智能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之间所需算力和资源的高效共享和互通,具备高效的可配置性和可拓展性,可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高效定制功能。在实现性能全方位提升的同时,硬件成本、供应链成本也明显下降。

同期,航盛还与奥托立夫中国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研发协议,将共同研发具有颠覆性意义的可折叠方向盘技术。这一技术集成了前沿的安全带、方向盘和气囊产品,在优化车内空间布局、提升乘员驾乘体验的同时又确保车辆高质量的安全性能。

在与整车企业的合作上,航盛现已覆盖中国市场包括欧美、日韩、自主品牌等众多车企厂商。据杨洪透露,不久前航盛还获得了下一代域控项目定点。针对未来合作,杨洪认为,车企与供应商需要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合作,如共研技术、共担成本、共建供应链体系。“所谓的‘全栈自研’实际上是伪命题,有些车企认为找不到合适的供应商,实际上是对汽车行业认知还不到位。”杨洪呼吁,车企要把供应商视为伙伴,双方共享利润、共担困难,共造高品质、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汽车产品。

“出海是破卷的必由之路”

自去年勇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桂冠”后,我国汽车出口进入全新历史阶段。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出口187.7万辆,出口增速26%。“出海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杨洪告诉记者,在保证质量、推进创新的基础上,向海外市场扩展是当下国内汽车行业冲破不健康内卷的必要方式。

早在2009年,航盛便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相继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际汽车品牌所在地建立办事处,并成立欧洲研发中心,构建全球研发体系。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杨洪提出“新出海”概念。新出海,即不仅要实现产品出海,还要在海外建厂,在当地形成供应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出海策略。“出海一定要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当地建厂,用当地的供应链、当地的员工,把我们的理念和优势扎根到当地,和当地的汽车产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生态,才能有竞争力。”他说。

在“新出海”策略下,杨洪表示,航盛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一是“借船出海”,航盛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极致的性价比、优质的客户服务和强大的供应链保障能力,现已进入法国PSA、日产、本田、丰田等国际知名车企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与这些车企同步布局海外市场。

二是“造船出海”,构建海外现地化供应能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航盛采用“前期代理、中期直供、后期本地化生产”的“三步走”策略,目前已布局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印度、埃及、土耳其、巴西、中东等市场。未来,航盛将形成“立足泰国,聚焦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辐射南亚、西亚、非洲等市场,开拓欧美市场”的国际化市场发展格局。

不过,当下政治经济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给中国汽车产业出海带来一定阻碍。另外,愈演愈烈的国内市场价格战也存在向海外市场蔓延的风险。对此,杨洪表示,汽车企业出海一定要做到良性竞争,不能再打价格战,要通过卷技术、卷质量、卷服务赢得市场,要做到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优势。在他看来,汽车产业链必须抱团出海,做好分工协作,发挥各自长处,合力建设海外生态。

“车企出海要吸取摩托车时代的教训,曾经中国的摩托车产业很强,但出海以后全军覆没。就是不重视质量、不重视客户需求个性化造成的后果。”他认为,“卷”到世界上去,只会得不偿失,损害中国汽车、中国制造的形象。因此,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企业,都要坚守质量第一,要有底线思维,做好质量保证。

“归根结底,每一家汽车企业都必须把汽车文化铭记于心。汽车文化,是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文化,是整车企业、供应商和谐共赢的文化,更是坚持长期主义的文化。”杨洪说道。

责任编辑:李沛洋

文章分类: 集团新闻企业热点
全国服务热线:
400-889-2968
企业微信公众号
HSAE_hangsheng

————————————————————————————————————————————————————————————————————————————————————————————